北京和睦家医院孙迪:品牌是医疗机构长期发展的核心生命力

提起和睦家,人们往往会将其与“高端”、“舒适”、“优质服务”等词联系在一起,但鲜有人知深受患者信赖的背后,除了优质的服务、过硬的技术外还与持续的品牌建设息息相关。

而这一关联度在当下的新媒体浪潮中显得尤为突出。那么,和睦家团队是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并不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的呢?

对此,新浪医药特别专访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助理、市场销售总监孙迪,针对和睦家在品牌建设上的重点工作以及基于医患信息不对称上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交流分析。

北京和睦家医院孙迪:品牌是医疗机构长期发展的核心生命力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助理、市场销售总监孙迪

初见孙迪,只觉其拥有一种隐形的能量场,与之交谈者处于舒适安全的状态。工作中,她总是目标明确,主动作为,找到新的点子,然后把品牌建设向前推进。这种能力和特质让孙迪在引领社会办医标杆企业传播潮流的中如鱼得水。

坚守初心 打破医疗信息鸿沟

在孙迪的博客中,曾经记录了这样一件事,2008年,孙迪的母亲被查出肾癌,由于医疗常识的缺乏,她在母亲肿瘤情况十分敏感的情况下,带母亲在一家医院做了“加强CT”。本以为这是能给到家人的最好的检查,但她万万没料到的是,当她带着CT回到和睦家时,医生告诉她,这样的加强CT会诱发甚至增加癌症的发病几率。

“刚加入和睦家的时候,偶尔我会有些困惑,如何做好传播,利用我所了解传播工具、方式,方法去传播和睦家的品牌。”在那时的孙迪看来,打破医疗信息鸿沟才是做医疗的初心,品牌的衍生更应该是医疗普世观的体现。

带着这样的初心,她从2010年起帮助院内医生开通博客微博。孙迪回忆,“我拜访了几个医生,问他们是否愿意开博客,一开始有些人拒绝了,但是当我跟他们说,医生开博客并不一定要宣传和睦家,只是希望医生能利用业余时间,跟大家分享正确的、先进的医疗观点及健康保健知识,即使很多人不一定能来到和睦家看病,但仍希望更多人能从医生的博文中获取正确的观点而受益。”在孙迪的游说下,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了网络科普之路。

2016年初,孙迪全面接手市场部后,社会上一则“青年魏则西之死”的新闻更是震撼了她的神经。2016年4月,青年魏则西患滑膜肉瘤后,因在网上搜索并轻信了错误的医疗信息,导致耽误病情死亡。“作为一个传播人,我同样遗憾,更在反省、尝试,将真正真实、健康的医疗观念、医疗信息,以一种更加贴近生活,鲜明可见、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现给千万普通的大众群众。”孙迪说,在面对严格的医疗广告监管的同时,不断增长的是大众对医疗信息的迫切需求,而医学独特的专业性也竖起了冰冷而高大的壁垒。大众缺乏获取医疗信息的渠道,也无法理解那些冰冷医疗广告背后的专业信息,所以大家对于青年魏泽西之死那么痛惜,却也那么无奈。而“打破医患信息鸿沟”的观点,从此也更加扎根于孙迪的传播观念之中。

医疗服务赋能品牌价值

如今,在政策红利的背景下,民营医疗机构都希望形成自己的品牌,而品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且复杂的过程。2016年5月,由和睦家上线的第一期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直播,直播期间在线人数突破8.5万人,回放期在线人数超过18万人,并在微博上获得400万网友点赞数。这场长达8个小时网络直播手术也获得了界面新闻的整合传播奖。对于这一数据,孙迪表示:“算是意料之中。”

自信坦然的背后往往在于对计划的把控和打法的认可,2016年初,孙迪接手市场部工作后立刻开始了“手术直播”项目的筹备。彼时在其同事看来,“这一步走的颇为大胆”。

而谈到这一开创性举措的初衷,作为推动者的孙迪也坦言,这个开拓性的创举当时面临质疑,直播会不会存在伦理或者患者隐私的问题。“但整个活动是经过我们精心策划的,对于敏感的手术操作我们会使用图文的形式进行表达,我们并不想受众突然去看一个血淋漓的画面。”

孙迪表示,手术直播对整个医疗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因为从来没有人把一个手术搬到大众的视野。通过直播能让社会大众看到和睦家对接国际优质的医疗资源,应用先进的手术方法。

截至目前,手术直播已成为和睦家的系列项目并取得不小的成功。数据显示,面向公众的达芬奇手术直播已举办7期,涉及骨科、胃肠、泌尿外科、甲状腺癌等领域。在微博中#揭秘达芬奇#的话题更是达到1亿多人次的曝光。

北京和睦家医院孙迪:品牌是医疗机构长期发展的核心生命力

微博话题#揭秘达芬奇#阅读数达1亿

医疗品牌建设之路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