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进一步擦亮海派电视剧这张金字名片

海派电视剧曾极大地丰富电视剧的叙事类型和题材选择,带给全国观众不同视角之下的上海故事。如何在当下进一步擦亮海派电视剧这张金字名片?5月17日,由著名编剧王丽萍发起的上海影视四季沙龙·夏——中国电视剧60周年暨海派电视剧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办。来自文艺界的著名导演、文艺评论家、编剧、演员等集聚一堂,畅谈新时代的海派电视剧创作,以及如何弘扬、发展上海文化优势,将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运用到影视创作中去。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进一步擦亮海派电视剧这张金字名片

 

海派电视剧的昔日辉煌

 

2018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也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第60个年头。60年间,一代代电视人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这些电视剧忠实记录了中国社会变化的点点滴滴,生动展现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反映海派文化的电视剧也在中国电视剧发展过程中贡献出很多精品佳作,不论是上海本土的编剧、导演、演员,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艺术工作者,都创作了许多反映上海生活、上海故事的优秀电视剧。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进一步擦亮海派电视剧这张金字名片

 

其中,有张戈执导、具有浓郁上海地方特色的电视剧《上海的早晨》,有黄蜀芹导演的代表作、当年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的知青题材电视剧《孽债》,王丽萍编剧、江海洋执导的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婆媳剧《婆婆媳妇小姑》,有顾伟丽编剧作品“树系列”三部曲及《那样芬芳》等。此外,包括《上海一家人》《像雾像雨又像风》《错爱一生》《我的前半生》等海派影视剧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张戈也是80年代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济公》的导演。他回忆:“很多人说从小就唱‘鞋儿破、帽儿破’,一直唱到现在。当时拍《济公》的题材,算是一次创新。当时的台领导提出,要拍别人想不到的题材,这就是上海特色。当年还大胆地实行承包制,我既是导演又是制片人,这样就给了很大的创作自由度。无论是拍《上海的早晨》还是《济公》,有一点是一致的:我们有一种创作上的自信心。所有演职人员一条心,认认真真拍戏、创作,争取获奖,为上海争光。”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表示,回头去看,之前的海派电视剧不但精品频出,而且在全国形成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其影响力不仅来自作品本身,也和文化环境、时代氛围有关。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城市要重新面对和思考很多问题,比如人和土地的关系,人和资本的关系等,时代为上海人重新认识自己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起因。海派电视剧因时而生,受到热捧。包括《上海一家人》《孽债》等其实都是在讲上海转型期的人的故事。”

 

创作要接上海地气

 

进一步擦亮海派电视剧这张金字名片,离不开现实主义土壤的滋养。 四季沙龙上,与会代表回顾当年的拍摄历程、分享时代变迁后与时俱进的创作变化并展望未来——在新时代下以弘扬上海文化为己任,继续创作具有浓烈上海特色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关注城市发展和民生进步,探讨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给全国观众讲述上海的动人故事,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曾创作了《小别离》剧本的知名上海女编剧何晴,目前手头的两部作品都是关于上海题材的。一部是《天才管家》,修改了四稿,最近的这一稿完全贴近上海风土人情,写的是上海新型年轻人的关系。另一部是《金融圈》,讲的是生活在上海的三个女孩如何在上海的金融圈奋斗的故事。“现实主义作品人物一定要真实接地气,上海这个坐标是我们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底气。”

 

创作《女生贾梅》《那样芬芳》剧本的编剧顾伟丽坦言:“2012年后,现实主义题材的路不好走。网络化以后,感觉市场一下把现实题材边缘化、冷落化了。但这两年明显感觉到现实主义题材在升温,说明经过一番洗礼后,大家越发能判断什么才是好剧,现实主义在慢慢回归。”